当前位置:首页 » 新媒体运营 » 正文

创业前线:如何理解在线1对1和OMO教育?

26438 人参与  2018年01月23日 19:13  分类 : 新媒体运营  评论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资本的涌入以及越来越多的教育创业者的进军,为在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互联网教育发展到今天,市场也慢慢总结出了自己的经营之道,教育最好的变现方式还是自营课程,而不是流量售卖、会员增值等。

课程有两种核心形态:1对1,1对多(1对3小班课和1对N大班课又有本质的区别)。拥有在线用户和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公司,对教育商业化的尝试从未停止,在不断的试探各种课程变现的可能性与效果。

教育基因不足是互联网公司的一大痛点,互联网公司所擅长是“流量思维”,把课程视为一种商业变现的手段,关注的重点也放在用户和流量,对深入理解教育的程度做的远远不够,甚至在是否做深上还持观望态度。

1对1和1对多(班课),在互联网产品经理眼中,课程和电商里销售的书包、衣服一样,是一种商品形态,包括一系列商品属性:生产成本、出售价格、可售卖数量、产品详情等。但是,课程和电商的商品是具有本质区别的。

电商平台连接的是人和商品,教育服务连接的是人和人、人和服务。这意味着,每个课程背后,都还蕴藏着更深的教育场景和内涵。

K12市场1对1和班课,不同的C端和B端场景 

1、C端场景1对1和班课的不同

面向的家长和学生的目标群体有区别

1对1以培优和补差为主,目标群体是班级内最头部和最尾部的20%学生。其实,1对1主要是补差场景,因为好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少,差生的知识点盲区多,差生找1对1老师辅导的价值面更大。

学习产生的场景和周期不同

期末考试前后,以及升学年级都是冲刺时间,这个时间点无论是家长或者学生都有强烈的考试提分需求,大多希望选择1对1的辅导,而平时的学习,家长基本都会选择班课。

家长和学生学习心态的不同

从报班的心态上来分析,选择班课的家长心态往往是“孩子还可以但希望孩子考得更好”,另一方面,“孩子考得太差了所以需要提高”则是选择1对1的家长的心声反映。

从退课的心态来分析,对于中优生家长来说,孩子成绩不后退就不会退课;对于差生家长来说,孩子成绩没有明显进步就会退课。

2、B端场景1对1和班课的不同

从B端角度思考,1对1和班课对培训机构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1对1课程的利润率比班课低

班课的利润率在25%到30%,而1对1课程的利润率远远低于这个水平(平均在10%左右)。1对1课程利润率比较低,所以不会有大额度的优惠。相比之下,班课营销大额的优惠非常多,效果也比较好。

1对1的口碑传播效应比班课弱

招生成本是构建护城河的有利武器,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而好的口碑就是降低招生成本的重要手段。机构内的优等生对于强化正面口碑,有着显著效果。班课课堂内,有优等生也有普通学生,老师相同,如果有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好,家长会倾向于认为是自己孩子的问题。但是1对1,家长会把不好的结果直接归咎于老师,这样有利于控制负面口碑。另外,1对1以补差为主,差生提分本身就比较难,而且口碑传播效应不强,所以1对1的正向口碑传播也比班课低。

1对1老师的管理难度大于班课

1对1的课程利润率低,老师产能有限,导致老师的薪酬涨幅不及班课老师那么快。长期做1对1培训的老师,接受的训练比较少,所以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也有限,1对1老师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天花板。所以很多机构的1对1老师都是经验缺少的毕业生,或者大学生JZ。

综上所述,1对1和班课,从学习场景来理解,有很多的不同,需要深刻理解,才能掌握其背后的商业逻辑。

2.jpg

为何互联网公司选择在线1对1?

在2014年,互联网教育引来一个小的爆发期,很多K12互联网教育公司在那时开始尝试在线1对1的变现方式。为什么诸多互联网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线1对1作为变现方式?

避开教研盲区。教研和学管,是互联网公司不熟悉的领域和业务盲区,不敢轻易尝试。对于在线1对1,仅由老师就可以完成绝大部分的服务流程,所以互联网公司想法是仅需招募到一批老师接单即可,不需要再养一个教研、学管团队。

去中介化模式领先。在线1对1的模式和产品形态,特别容易类比打车领域的滴滴、Uber,所以更容易被互联网人所接受,很容易联想到所谓的教育行业的滴滴和Uber,还可以将1对1产业去中介化,模式更轻。

发挥技术优势,打破空间限制。互联网公司所擅长是研发技术,包括直播技术,希望将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认为1对1直播可以打破教育原有的地域限制,提高生产力,节省原有线下的房租成本,将更多的课酬分配给老师。

从边缘业务进攻。1对1业务不是大部分机构的主要核心业务,老师是按课时计费,机构抽成,机构会有一种被剥削感,而且存在大量JZ老师,极其不稳定,反而这部分老师也就属于最好撬动的一批老师。从1对1业务这种侧面战场进攻,是一种早期战术。

综上分析,互联网公司进军教育选择在线1对1作为第一个战场,逻辑上是正确的。

1.jpg


互联网公司做在线1对1业务的难题

逻辑上,正式启动在线1对1业务是正确的事情,但运营后会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1.一对一提分效果有限,口碑传播慢

教育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招生成本,招生成本等于流量的获取和流量的转化,流量是互联网公司的拿手好戏,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源,但是流量的转化,还依赖学员和用户的口碑。1对1业务以补差为主,且非常个性化,差生的提分效果比较有限,而且1对1口碑传播比班课慢,这样,纯1对1产品的学员口碑难以建立,招生转化上就比较困难。

2.一对一老师供给和产能不足

1个全职一对一老师,同时最多服务3-4个学生,需要同时服务10000个学生,就需要3-4千个一对一老师。然而,老师供给和产能都是很有限的,互联网公司师资来源薄弱,无法源源不断的老师,只能临时招募,而且1对1老师流动性又特别大。老师的招募和师训能力的建立,非一日之功,因此普遍来说,在线1对1老师资源是非常匮乏的。

3.地域化、非标化和个性化

K12一对一,和英语类的1对1不同,有很强的地域属性,属于非标准化产品和服务,因为各地的小升初、中高考政策不一样。因此要平衡好招生流量地域和老师所在地域。另外,1对1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服务,家长和学生对老师的需求各不相同,有人喜欢年轻老师,有人喜欢年长的老师,要在本来就不多的老师中,挑选出个性化的满足用户需要的老师,就更难了。

4.1对1咨询环节重

虽然1对1免除了互联网公司自己做教研的忧虑,但是1对1非常重营销和咨询。1对1的客单价较高,家长从了解产品,到挑选老师、试听,到最终下单,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再加上家长对在线课程的接受度和信任度问题,10个试听课基本上才能成2单。

在线班课追求规模经济,相较1对1客单价低,咨询可以做的很轻,家长试错成本也低,缩短了决策周期,降低了咨询成本。

以上四点原因表明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在线1对1业务开展并不顺利,老师供给短缺,需求具有周期性,咨询重,规模不经济,课程价格贵,再加之1对1 的利润率非常低。可以注意到,在线1对1公司披露交易额数据的非常多,但鲜有披露利润率数据的。

面向未来的OMO教育业态:1对1与班课,线上与线下

自打在线教育横空出世,围绕着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机构之间的争吵就没有断过。传统教育机构对在线教育要么抵触要么轻视,而在线教育动辄颠覆传统教育言论盛行。

本质回归,从用户的需求来看,当下以及未来教育公司的业务常态到底是怎样的?

在线教育,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再证明,单纯的线下教育或者单纯的线上教育都比较难做。正如,雷军所说小米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忽视了线下,现在小米大举拓展线下渠道,已有70家体验店。

用户对教育的诉求一直是多样的,语文作文、英语口语等文科类教育品类适合线上,而有些品类就必须线下,比如数理化、出国咨询等。

有些家长喜爱在线的形式,因为在线授课可以节省路途时间,孩子在家就可学习,家长还能通过APP监控教学过程;有些用户偏爱线下,觉得线下面对面教授会有更好的体验与效果,更符合我们的学习习惯。

有些用户是线下到线上的,先在实体店咨询了,但还是因为便利性选择了网课。有些用户是看了机构的网站和APP,再去实体店报名,这就是从线上到线下的了。

类似OMO新零售,线上和线下的场景是融会贯通的,线下的学习数据和线上的学习数据的可以打通的,这种全场景的OMO教育(Online Merge Offline)是未来的趋势。

不论大机构、小机构,在线或是线下机构,如果无法打通OMO服务流程和数据流,那么在未来的竞争中,都会相对弱势,因为在教育行业获客成本极高的今天,不能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多产品线服务的话,机构的竞争力将会非常弱。

线上1对1,线上1对多,线下1对1,线下1对多,APP,Web-site,门店,这些都将是融会贯通的统一体,沉淀为统一的数据。

OMO教育,会为拥有新基因的教育机构带来更多机会。越是传统的大机构,向OMO的转型越痛苦,越艰难,归咎于其内部盘根错节的线上和线下利益纠葛。教育行业和零售业不一样,零售业连接的是人和商品,教育连接的是人和人,教育的线上线下打通复杂度远高于零售业。

未来5-10年,所有的机构都是互联网教育公司,而拥有原生OMO基因的教育公司,将获得更大的优势。


本文链接:https://www.woshiqian.com/post/2547.html

百度分享获取地址:https://share.baidu.com/code

我是钱微信/QQ:5087088

广告位、广告合作QQ:5087088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