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引流推广 » 正文

在农村做什么好赚钱,我和我的自贸港·收入 - 返乡新农人陈英樱:家庭作坊“炒”出致富“金叶子”

2049 人参与  2023年06月25日 15:47  分类 : 引流推广  评论


     
暂停
00:00    /    00:00    
00:00
进入全屏
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张野

    小溪流水,茶韵飘香,正值采茶好时节。在万宁市长丰镇东和居茶队居民小组的茶园里,一株株茶树冒出嫩绿的新芽,散发着阵阵清香,茶农穿梭其中,手指一掰便摘下了品质上好的独芽,放入身旁的小竹篓里。

    “80后”陈英樱是这块6亩茶园的园主,大学毕业后,她和丈夫在外做生意,2016年,两人放弃了经营多年的事业,当起了“新农人”,“家乡有这么好的东西,还是要传承下去。”她说。

    陈英樱查看茶树长势。张野摄

    正值采茶好时节。张野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营东和农场曾经在这里建立了太阳河茶厂,所产“太阳河”牌红茶、绿茶在岛内外享有盛名。到1992年前后该厂解散,优质的太阳河牌茶叶也随之淡出大众视线。

    太阳河茶厂虽然解散了,但附近村民在茶厂里学到的制茶工艺却得到传承,种茶树和制茶叶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营生。目前,东和居茶树种植面积有160多亩,年产茶青6.5万斤、成品茶1.3万斤。

    陈英樱告诉记者,过去村民们大多以卖茶青为主,费时费力,收入还不高,随着产业逐渐形成规模,村民们也积极转型,在自家建起了集采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家庭作坊,“茶园采摘的茶青直接送到加工间,有客人来买,马上就可以打包带走,一家人就能忙得过来。”陈英樱说,这种“前店后厂”经营模式的家庭作坊实现了采茶到制茶的“零间隔”衔接,不仅缩短了收购时间,而且使茶产业发展更持续、更巩固。

    陈英樱告诉记者,因土壤富硒,东和居茶队的茶叶清香甘甜,受到市场喜爱,老客复购率高,通过口口相传,新客越来越多,今年3月,明前茶一度紧俏供不应求,很多客户订货后一个月才拿到茶叶。“从目前市场反响来看,今年的收入会比往年翻两三番。”陈英樱说。

    陈英樱向客人介绍茶叶。张野摄

    陈英樱。张野摄

    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兴起,让茶农们也搭上了互联网快车,陈英樱把生意做到了“朋友圈”,也在各类社交平台上积极推广自家的茶叶,今年,她又开始尝试直播,从线上往线下引流,“播了几次,效果还不错。”她说。

    “一斤成品红茶卖150~200元,而绿茶更是能卖到250~300元,一亩地每年销售茶叶纯利润约3万元。”茶队村村民小组长介绍,目前,茶叶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金叶子”,每年的采茶期,都会带动村里的用工市场,一些采茶熟手,一天可摘30斤鲜茶叶,工钱就有450块钱。

    据了解,东和居茶队居民小组从2017年开始发展茶产业,带动了44户群众参与种植,年人均收入突破万元。不仅解决了农村土地的闲置问题,也为当地及周边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的平台。长丰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借助各类传播媒介不断提高东和居茶叶知名度,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带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

    我和我的自贸港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对自贸港建设的认同感、参与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极大增强。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即日起陆续推出“我和我的自贸港”系列报道,讲述海南自贸港建设给他们带来的红利和显著变化。敬请关注。

    本文链接:https://www.woshiqian.com/post/216395.html

    << 上一篇 到底啦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