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引流推广 » 正文

农村办厂暴利项目回收,商机创业网2023创业,菏泽扶贫“变形记”:政府扶持资金办厂农村小伙做老板

3791 人参与  2023年10月26日 00:59  分类 : 引流推广  评论

前仓集村村里种植大户李停立种了11亩葡萄

在郭楼村操控机器的技术工人一天能挣两百元左右

在木材加工厂叉车师傅一天也平均挣150元

平常在厂里做些零活农忙时节做家里的农务

在政府资金扶持下办起木材加工厂的孙臣静

编者按:

2013年1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菏泽视察时强调指出,菏泽仍属于欠发达地区,改善民生的任务非常艰巨,一定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编制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市之后,菏泽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并将“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作为菏泽市2014年农业农村30项重点工作之一。

8月26日到8月28日,齐鲁网记者奔赴菏泽市牡丹区、东明县、鄄城县、巨野县和成武县四县一区。实地走访当地贫困村庄,调查当地扶贫工作情况,也记录下菏泽市扶贫工作开展的近一年里,在各个贫困村庄发生的一点一滴的变化。

齐鲁网菏泽9月10日讯(实习记者 徐朋朋)8月27日下午齐鲁网记者来到巨野县佳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佳农公司在巨野县大谢集镇设立了大蒜种植基地,一方面农产品基地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外规模化的种植模式也提升了当地大蒜的质量,使农民收入获得提升。

产业扶贫致富路,大蒜种植户收入增三倍

在没有基地之前,当地农民都是在零散种植,没有市场竞争力。2006年佳农公司在当地设立7万亩的种植基地,当地种植大蒜的发展模式开始走向成熟。佳农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大谢集镇大刘庄村,单论包装大蒜这一项,就从2、3角钱涨到2元钱一箱”。

佳农公司以高于市场一角的价钱收购大蒜,村民种植大蒜的信心更加高,大蒜质量也获得提升。大谢集镇种植大蒜的质量上佳,也吸引了其他农贸公司前来收购,最终使农民获益,人均年收入由原先的2000多元到现在的7000元。

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种植作物由小米到大蒜,由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佳农这种产业扶贫模式确实能给当地带来实质帮助。巨野县扶贫办主任告诉记者,“大谢集镇都修建了楼房,在几年前也都购置了小轿车,每逢集市,牛羊肉总会销售一空”。

斥资104万修葡萄园,可亩产2000斤葡萄

8月27日傍晚时分,记者来到巨野县章缝镇前仓集村。在前仓集村共集中种植了110亩葡萄,葡萄种植园在2013年4月份完成修建。

据记者了解,修建葡萄园共花费104万元,其中有山东省扶贫资金30万元,山东省转移支付资金30万元,山东省人防办驻村“第一书记”王芳征集了20万元,村民又自筹资金24万元。

前仓集村种植大户李停立种植了11亩葡萄,他告诉记者,“我们种的葡萄在丰产期差不多一亩地2000多斤,葡萄种植市场这几年也比较好,其中今年一斤能卖到7块钱”。

政府扶持资金办工厂,农村小伙零工变老板

8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成武县孙寺镇郭楼村,在郭楼村木材加工业成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村民孙臣静以前是一个打零工的工人,每天干一些搬装木材的零活。2013年开始,政府补贴扶贫资金5000元,并且帮助协调了5、6亩土地,孙臣静办起了自己的木材加工厂,收入从以前一年一万涨到现在的4、5万。

孙臣静告诉记者,办了这个木材加工厂不但使自己脱贫致富,还帮助村里其他人脱贫。“在我厂子做叉车师傅的工人每天差不多收入150元,其他工人也能收入70、80元左右”。据记者了解,在郭楼村像这样的木材加工厂可以创造出一些就业岗位,在孙臣静的加工厂里就有固定做工的13、4个人,他们都干一些剥皮子、晒皮子的零活,在农忙时节还可以干自己地里的农活。

就在记者在孙臣静的工厂结束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客户找上门来前来订购加工好的木材。来自临沂费县某木业工厂的钱经理告诉记者,“自己每20多天就来这边收一次木材,和这边村里的加工厂已经成了固定的合作伙伴”。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本文链接:https://www.woshiqian.com/post/220385.html

<< 上一篇 到底啦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