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自媒体 » 正文

思维方式万变不离其宗,大同小异,来一起看看老板的思维方式

19985 人参与  2018年11月01日 19:06  分类 : 今日头条自媒体  评论

.jpg

为何这样说?因为思维方式万变不离其宗,大同小异,只是精明的老板,在他的思维方式当中,加进了柔性和精细化的东西,使得这种思维,变得特别厉害,做很多事情,都是事半功倍。

→ 老板用人历来只用长处,不看短处。

我举个案例:有一间国内很有名的工业制造类企业集团,因为看重手机未来的大市场,以及外国公司大量的手机代工订单,ZQ机会不可失,老板立即决定扩大再生产,投资上亿元,建设了好几条手机生产线,并找来了一个董事会都不怎么看好的一个企业怪才,来全面负责手机的制造和销售的工作,按理说,当时,老板是顶着了压力,给投资人拍了胸脯的。

而这位手机狂人,也是一点不客气,一到岗位,不讲任何组织程序,也不和经营班子成员沟通,更不与集团人力资源部门打招呼,就大刀阔斧对公司的制度进行改革,从原材料采购,到流水线装配程序,再到后台支持系统,市场推广与布局,都做了重大的调整,很多人压力大了起来,经营班子成员也多了许多微词,胆子大的竟然去董事会告状,老板当然知道这个狂人的毛病,和性格缺陷,连他都敢顶撞的人,甚至不给面子,他当然要忍住。但眼前的企业,却是经狂人这么一整顿,很快进入了最佳生产状态。

可以想象,最后公司品牌手机如期进入市场,取得很大的轰动效应,代工订单的交货情况,也超出预期的效果。真的如老板所愿,这位仁兄,完全没有辜负老板的期望,干得非常的漂亮,当年效益就实现了开门红,而且之后连续三年,利润都Z得盘满钵满,成为集团公司最ZQ的企业,投资人与董事会成员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这就是普通老板眼中厉害的老板——用人只用其所长,不看其所短,自己首先放得下自尊,小不忍则乱大谋。最终赢家还是你。

→ 老板看中的有用的人,是不怕花钱的。

天下没一个老板不知道,人才的重要,以及愿意为人才花钱。但花钱也是有策略的。一分价钱一分货;或物美价廉更好,我们说得性价比如何;最差的,当然是花了钱,没买到好人才。

那老板是怎么看待人才的价钱呢?

对此,我有个长期的观察。我发现,精明的老板如果打算为人才花大价钱,多半有以下几种考虑:一是要上大项目,公司内部无人可以担纲一把手的重任,必须从外面找,这个人才的钱,是一定要花的。因为,项目更值钱。但老板找人是有时间表的,说要就要的,因为,项目不等人。老板是真请人。

二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或是国际化品牌的需要,需要注入一些国际化的新鲜血液,或是国际化的形式和符号,同时又想为现有团队带来一些“鲶鱼效益”,让慢节奏可以快起来,老板需要-个有广泛知名度的外来人才,点缀下团队。做给外人看也好,广告宣传也罢,这可能是假请人。

前者的例子很多。我看到,有很多这样的老板,为了一个大项目,花了大价钱,把人请来了,都是自己亲自领导,给了大舞台,生怕挫伤了积极性,像宝贝一样捧着,期望人才能帮到他。而事实上,项目初期,这些请来的人,也不负期望,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稀缺经验,确实把事做起来了,完成了老板的心愿。

但可惜的是,大半请来的人才,普遍都有水土不服(实际上被原有团队排挤)的问题,没有多少人,可以熬到项目结束的那一天,个个都选择离开了。我想,这是很多老板最郁闷的。毕竟,这是真正可以帮到老板的人才,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人才。

但后者的例子,也值得说一说,也是某些老板高明的方式。为什么这样说?原因恐怕有三个:请一个有广泛知名度的风云人物加盟公司,一来可以提升品牌的美誉度;二来可以打压下现有的某些功高盖主的产业领军人物;三来向大众清晰传播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雄心壮志。可谓一石三鸟。这比硬的广告投入,支出可能要少很多,如果要说性价比,可能属于物美价廉的一种。这样的老板用人思维,也算是独树一帜,福建、广东以及江浙一代的老板,常常看到这样用人的案例。

→ 老板喜欢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很多从草创企业过来的老板,似乎都懂得一个规律:企业从发家,到慢慢做起来,再到做大,做强,都会遇到不少的问题,有些可能还是致命的问题。如果老板懂得企业问题再多,都可以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那老板的日子就比较好过;就像中国古人讲得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反之,不懂得这个辩证的哲学问题,就要吃大亏,或把企业做死了。

我年前,因为工作关系,就对精益制造有些观察和研究。我发现,同样一个产品,内地的传统的工业企业,与沿海的工业企业,在单班产量以及出现质量问题时,处理的手法,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为什么?

通常,内地的制造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个产品质量事故,会紧张到停线整顿,或逐级向上面打报告,等候上面的意思,以及处理决定,没有人会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时效性,承担责任,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是上面怎么决定,下面就怎么执行的。凡事宁可停下来,先找原因,再厘清责任,最后报请老板问责各打五十大板的思维,怎么可能有效率?就算到了老板那里,老板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而沿海的新型制造企业,遇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单班产量或质量问题,一般不会停线整顿,而是会按照精益制造(即事先已设定的质量事故率比率)的要求,继续生产,边做边找出存在的原因,边做边解决质量的问题,哪怕牺牲一些废品,也要把时效性摆在第一位的。因为,交货期才是企业的生命线,保证质量只是精益制造的基本要求。从拉长,到线长,再到主任,最后质量检测员,都要承担因不能如期交货而带来的公司损失,所以,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老板的思维方式,就是要求交货第一,有问题现场解决,不要搞到上边来,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所以说,一切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企业的胜算。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老板,因为学习力强,思维方式超前,与同样的制造设备,以及员工人数相同的内地制造业企业老板相比,学识一样,年龄相仿,经验过硬,就是一个思维方式的差异,就可以让外国公司的老板,在见了两个老板后,会毫不犹豫地把订单给了沿海地区的老板。你想,这是为什么?一个思维方式的不同,竟然,可以改变企业的命运。

→ 老板凡事精明抓大聪明放小。

说到企业管理,很多MBA的学生,学习了战略管理,就轻松认为,如果做一个老板,只要懂得抓大放小,抓好战略,懂得用人,知道市场,就可以高枕无忧,做好企业了。其实,没有这么简单的。

抓大,是有讲究的。怎么抓大?

想有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企业的方向问题,比如目前的公司,还能有多久的ZQ效应?是否需要做深还是做宽?严谨一点讲,产业链的问题。二是公司各个关键岗位的将帅人才,是否足以应付未来的挑战,还是需要有第二梯队的人才储备?三是公司如何融通政府、社会及资本市场的资源,帮助企业快速做大做强。

如果老板每年忙下来,能把这个“大”,真正抓住了,抓出成效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精明的抓大老板了。

放小,也不是容易的事。它需要几样东西做保证的:

一是公司每个关键岗位,都有一个将帅类型的副手,帮老板把关,守住袋子,对老板%忠诚。这个袋子,有时是钱袋子,有时是人才,有时是研发,有时是采购,有时是市场,有时是海外生意。没有这个保证,老板也无法放小。

二是公司的党委、行政、纪检等后勤保障支持系统是高效的,能干的,不给老板添麻烦的。在中国办企业,哪怕私营企业也好,这一块,也要有所作为,要稳健经营,保驾护航才行的,否则,老板也无法放小。

三是公司里有专业团队,可以帮到老板处理来自政府、社会、媒体、投资者及一切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并长期保持正面的声音传递以及对话,友好往来。

这种抓大放小的本事,说起容易做起难。既是老板个人的大能耐,更是一间公司修炼到一定程度,老板与团队之间的协同效应的功力。


本文链接:https://www.woshiqian.com/post/7840.html

百度分享获取地址:https://share.baidu.com/code

我是钱微信/QQ:5087088

广告位、广告合作QQ:5087088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