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个好标题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桥梁;而一个烂标题则是两者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特别是在自媒体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代,文章的标题更是吸引读者流量的重要渠道,纵使你的文章写得再优秀,但假如你起标题时敷衍了事,那么读者往往会与你的好文擦肩而过。
因此,如何拟好标题,是写作初学者的必备技能,值得反复体悟、精进,毕竟好标题是文章的放大器,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读者,也能令你的深度好文惠及到更多用户。
此外,标题是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文章价值点的提炼、价值观的体现。好标题还能给读者一种确定性,让读者看了标题就可以大致判断自己是否愿意读下去,也乐于在阅读之后,点赞、 分享你的文章。
所以,越是用心写的文章,越是觉得有价值的文章,就越应该写好标题,避免一篇好文章被一个烂标题毁了。

那么,拟好标题有哪些技巧呢?总结下来有如下五大核心技巧。
技巧一,激发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如果你起的标题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那么读者会情不自禁地打开你的文章阅读。
比如:《豆瓣读书.分,这本书我是一口气看完的》——到底是哪本书?
《这个刺激的问题,你敢问男朋友吗?》——啥问题,这么刺激?
《成大事者,都有个被忽略的特质:有仇必报》——新观点,一般都会让人好奇。
技巧二,激发认同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说的话,能够激发读者们的共鸣,说出了他们心中想说的话,那么这样的标题,无疑是大受欢迎的,因为读者看到自己无比认同的东西,就会产生安全感、满足感、愉悦感等情绪。
例如:《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认知层次不同的人,是很难沟通的》;
《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有说“不”的权利》。

技巧三,激发危机感
由于远古祖先遗留下来的基因,我们天生就对那些充满危机的事物比较敏感,比如:当你看到交通事故、地震、洪水、食品安全、凶杀案件、罪犯越狱等内容,都会忍不住打开来看。
因此,激发危机感就是最典型的制造“生理性想看”的拟标题方法。
比如:《一年加班小时,被裁只有分钟》;
《岁,名校毕业,年薪万,猝死》;
《廉价外卖生产黑幕曝光:年轻人,别再吃这些外卖了》。
技巧四,展示回报值
读者们愿意关注你、支持你,必定是你的文章对他们有价值,那么,你何不在拟标题时,就展示这篇文章的价值,从而令读者一目了然呢?
比如:《普通小人物,如何才能成功逆袭》;
《如何更有策略地选择工作,让自己少奋斗年》;
《看完这条,年薪百万只是一个小目标》。
技巧五,展示新闻点
人对新闻的消费是永恒的,没有人不需要新闻。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协作的、互相联系的社会中,必须关注社会的动态、群体的动态、身边的动态,这也是由进化的需求决定的,人们必须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敏感。尤其在社交媒体上,新闻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比如:《梁宁对话罗胖——“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剧透》。

针对上述五个技巧,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地来拟标题,具体思考路径如下:
一、列新奇反问
一篇千字的文章,里面会有很多故事、事件、经历、观点、人物等,你要把文章从头到底读一遍,把这些东西罗列出来。这些东西如果有一条足够有料,就可以按照激发好奇心的技巧拟一个好标题。
比如:奇怪的东西:《吴孟达:演员就是骗子》;
反常的东西:《年轻人,没事少参会、少混群、少约饭》;
疑问的东西:《微信短视频,为什么没火起来》。
因此,我们拟标题的时候,第一步就可以罗列一些反常、吸睛的素材,然后再从中挑选最刺激眼球、最让人有生理性想看欲望的点就可以了。
二、包装核心观点
前面提及激发认同感,能够引发读者的注意力,而包装的思路就是让读者看了更有认同感、满足感、愉悦感,包装一个观点的时候,要让观点更“金句化”、更犀利、更有品味、更有优越感。
比如:包装得更“金句化”:《宁愿做出改变痛一时,不为后悔痛苦一辈子》改成《宁愿做出改变苦一时,不为后悔没做痛一生》;
包装得更犀利:《是金子得选对地方才会发光》改成《职场最大的谎言: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包装得更有品味:《孩子的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改成《投资孩子教育,就是投资你的未来》;
包装得更有优越感:《培养自己的“静能量”》改成《高手,都在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我们总结出观点本身没有问题,但表述太口语化、太随意、没有力量感,可以尝试去包装,比如采用强化、放大、对比、对仗、借势等手法。

三、挖掘危机关联
激发危机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读者,毕竟这是人的天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挖掘危机关联的思路,来拟标题。
比如给你一篇文章《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财富的,是复利思维》,你就要分析:这篇讲的是财富,多数人一直存在的一个恐惧心理就是怕一辈子做穷光蛋,关联一下这个发现,你就可以把题目改成《不懂这个字,你只能一辈子做穷人》。
比如给你一篇文章《先搞起来,你就干掉了%的竞争者》,这个表达,你在明白意思之后,就可以联系大家在这方面存在的危机感,改成《永远不敢开始的你,注定一事无成》。
四,包装内容价值
我们已经很多次提到:好的文章必定是带给别人价值。我们写完文章之后,要不停地问自己:你的文章帮读者解决了什么问题?你能为读者提供什么价值?读者看你这篇文章能学到什么?
你要把价值点概括一下,放进标题,让读者读这个标题的时候就有这样的预期。提炼出价值后,你要学会包装,让这个价值显得更有价值,如何包装呢?刺激人性的需求。
比如原标题是《带你读懂“人类简史”》,要把文章包装得更有价值,你就要思考,很多人没有时间读或者不想花很多时间读,但人人都想走捷径,所以把标题改为《没时间读“人类简史”,其实看完这条书摘就可以》更能吸引读者。

五,突出新闻时效
我们在先前提过,人对新闻的需求是永恒的,没有人不需要新闻,所以当你写完一篇文章,要看看这里面的内容是不是有较强的新闻性。一种方法是借助一些能突出时效的词。
比如:刚刚:《刚刚,大骚乱中,这个国家力挺华为》。
另一种方法是表达方式本身就代表时效。
比如:《正式宣战,美国的危险到了》。
纵使你拟标题的技巧练习得再好,但是你的内容却令人失望,其结果就是用户的流失,你也会成为典型的“标题党”,毕竟内容是,包装是,没有好内容,后面的加得再多都没有用。因此,真实、准确是第一原则,这样才能吸引用户阅读,令他们愿意转发。
只有在正确的标题价值观下, 标题技巧才能更好地服务你的内容;要足够重视标题,但也要明白标题并非万能的;切忌做标题党,要通过真实、准确的表达,建立和读者的长期信任关系;标题不能高冷,要通俗易懂;好标题既要吸引阅读,又要促进转发;既要提高点击率,又要实现目标读者的精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