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媒体运营 » 正文

使消费向投资方向转化是什么意思,理论|经济发展视域下三次战略性转变

11072 人参与  2022年06月06日 14:08  分类 : 新媒体运营  评论

经济发展视域下三次战略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历了历史性的三次战略转变。此三次战略性转变依次深化,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轨、经济更可持续发展的转向。这三次战略性转变依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第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变,此次转变保证了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把经济建设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进一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此次转变涉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保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更加强调国内市场的深化完善,把主要依靠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旧有发展格局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次转变必将为胜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战略性转变: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邓小平同志指出:“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逐步进行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见效之后,有了农村改革的经验,转到城市经济改革。城市经济改革就是全面的改革。

农村的改革始于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大范围的施行,土地产出和人均收入直线上升,根本是靠改革,靠制度变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解决农业农理论|经济发展视域下三次战略性转变

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年,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整体配套、重点突破和全面攻坚的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商品流通特别是农副产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也为农民增收带来实惠。进入新世纪,国家先后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惠农举措,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的钱袋子更加殷实。

年改革在城市全面铺开,围绕国有企业进行一系列改革,诸如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镇居民收入伴随着营商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创新的不断优化、加速,也在逐步提升。年我国经济加速起飞。在这一时期,各地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就业岗位明显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进入新世纪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企业利润分配更多向居民倾斜,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保证了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第二次战略性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向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旧有经济增长方式遇到了发展瓶颈。

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八日)》的这篇讲话中。讲话指出,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而且强调“全党要提高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大意义的认识。”

党的文献中,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经济增长方式”替换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表述方式。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指向,党的十七大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面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形势,明确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

十八大报告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一直迟疑和等待,不仅会丧失窗口期的宝贵机遇,而且还会耗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下来的宝贵资源。这是不少国家的教训。机遇不会等着我们,问题也不会等待我们。”他还指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兵团作战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可谓振聋发聩,发人警醒。

十八大以来,我们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推动各方面工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转变,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动力、路径和旨向。

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之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绩效可谓有目共睹。尤其是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理论、实践和制度上的支撑机制。此次关乎中国发展的第二次战略性转变,不仅为顺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的发展保障,也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次战略性转变:

经济发展格局的转变

虽然也存在国际因素的影响,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多的是考量国内因素,特别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极限约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政治经济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上的不确定因素之权重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凸显。鉴于此,为对冲此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旧有经济发展格局也到了必须转变的历史节点。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形成了市场和资源(如矿产资源)“两头在外”“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上升。尽管近年来贸易依存度有所下降,但外需依然是拉动我国经济的重要一极。世界经济的相对低速增长、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对我国“两头在外”的旧有经济发展格局带来重大影响。在全球需求结构经历重大调整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对外贸易顺差偏大、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格局难以持续。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把内需充分调动起来,防范国际政治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风险。

年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时,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的发展模式要从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劳动生产率提高转变,发展理念要从侧重速度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结构要从相对单一向均衡合理转变,经济增长要从主要依靠出口向扩大内需转变。”此处特别将“经济增长要从主要依靠出口向扩大内需转变”作为重要内容提出,重视程度显而易见。

事实也正是如此。大国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内部合理循环能够为经济带来强大的动能。我国有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万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蕴含着巨大增长空间。我们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年月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时提出新发展格局,既是应对国际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发生质变的需要,也是应对我国外向型经济面临重大挑战所做出的未雨绸缪之举措。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根本原因。

第三次战略性转变,并不意味着第一次、第二次战略性转变皆已完成,而是意味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个更高的阶段得以实施贯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在一个更高的阶段持续深化,共同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做贡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在整个初级阶段都必须一以贯之;新发展格局是在执行基本路线之上的发展格局,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愈益深化过程之中的发展格局。三次战略性转变合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平稳持续较快发展,必将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本文链接:https://www.woshiqian.com/post/122320.html

百度分享获取地址:https://share.baidu.com/code
使消费向投资方向转化是什么意思  

我是钱微信/QQ:5087088

广告位、广告合作QQ:5087088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