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媒体运营 » 正文

除了小红书还有什么平台,小红书乱象,又岂止“乱像”

7592 人参与  2022年08月30日 18:29  分类 : 新媒体运营  评论


一条“我再也不相信小红书了”的话题冲上热搜,起因是一名自称“Echo 小哲”的网友分享了一则小红书“打卡欺骗文”。该网友将小红书上的网图与亲身参观广州艺术博物馆后拍摄的照片进行了对比,“吐槽”某博主竟能将背景墙纸拍摄成艺术回廊。该帖发出后引起一众网友分享自己过往被小红书欺骗的经历。是钱QQ/微信:6439979

其实不单单是小红书,自媒体平台从不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文章或视频,只不过,小红书基于图文形式更容易“视觉作假”。用户被充溢着视觉美感的图片吸引“种草”,最终却发现不过是一场“娱乐至死”的消费狂欢,小红书的平台乱象又岂止于“乱像”。

除了小红书还有什么平台,小红书乱象,又岂止“乱像”-百度竞价优化_微商推广_今日头条自媒体_新媒体运营_剑谦网络

无独有偶,今年入秋后美食博主们好似约定俗成一般,纷纷打卡“秋天第一杯——生椰焦糖板栗奶茶”,并在小红书上晒出自己的帖子。网友们被图片中满满的栗子和绚丽的焦糖色吸引赶去“拔草”,事后却发现整颗的板栗不过是某些博主为了吸引关注度自己放上去的。类似“图片仅供参考”的欺骗行为,在小红书上早已屡见不鲜。如此看来,小红书似乎有一种魔力,在刺痛消费者神经的同时,又令女性群体自愿为这些华丽的图文空壳埋单。

如果乱象止步于此,或许还不值得网友声伐。长期浸润在平台营造出的“拟态环境”中,女性看似早已对小红书上“人均年薪百万,人均身高170cm,人均学历斯坦福”的现象麻木,视作谈资,可实际上,此类极小众人群的生活写照已经逐渐演变成为滋养消费主义和盲目焦虑的温床——读书博主不为读书,是为了树立爱好读书的人设,健身博主教会大家的不是健康管理,而是身材焦虑和恶性减肥,殊不知,“不完美”的一面早已被修饰;豪奢消费打卡使得“穷是原罪”的论调,也从普通谈资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女性视角,造成对边缘弱势群体的社会偏见;而长期投入注意力后营造出的女性媒介文化茧房,又使得社会性别对立越发严重。更进一步探讨,图文形式加深的感官刺激,造成了思维片面性和视觉割裂效果,全然不利于我们进行深度全方位思考,只能是根据自身经验“望图生义”,强化原有的刻板印象。小红书不适于讨论严肃的社会话题,可是最终却能成为反哺社会思潮的公民舆论场,浅薄的视域最终还是扼杀了多元思潮和人文主体的丰富性。

“乱像”背后的直接原因,是用户标榜自我人设的需求驱动,也是博主们对于流量和关注度的酷嗜。只有换取公众的点击量,发布的内容才能被不断推送,进而获得关注和广告代言的机会,而广告商为了品牌形象打造无疑会选择“格调”更为高亮鲜明的博主,又倒逼博主们刻意使用局部截取或者滤镜修图的手段,来塑造产品的良好口碑。

而从平台方思考,小红书将“标记我的生活”作为主张,不断渗透高品质内容生产社区的品牌定位,塑造平台调性。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文化资本大行其道,被赋予了更多权重,而大众真实生活场景中的温暖场景却被算法屏蔽,来营造虚浮的媒介氛围,形成某种程度上的恶性循环。越是如此,大众声浪就越是失语,甚至逐步被消费文化腐蚀,成为微渺的参与者。

平台乱象是市场经济运行中难以规避的涡流,不加以控制,就会越卷越凶。一方面,平台方在算法逻辑与内容监管方面,需要给予多元生活体验以算法权重,用市民话语刻画平凡生活,并严格筛查出包含虚假内容的图文,让技术真正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大众应该意识到,热爱自我生活从不意味着生活在虚假滤镜之中,或者与他人盲目地比较、追逐,而应当正视自身生活中的美好和不足,发现生活中的“小幸运”,不断脚踏实地,提升自我。

小红书首当其冲,并不意味着其他平台可以“五十步笑百步”,乱象整治当久久为功。是钱QQ/微信:6439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oshiqian.com/post/136615.html

百度分享获取地址:https://share.baidu.com/code
小红书类似分享平台  

我是钱微信/QQ:5087088

广告位、广告合作QQ:5087088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