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有这样的经历:
比如你报名参加一个演讲培训班,在培训期间认识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彼此也交谈甚欢,希望后面能够保持长期联系,因此互加了微信。但是,当你回到工作中以后,就再也没有跟这位朋友联系过了。
又比如,你通过公司提供的业务,有幸认识了业内的某位大咖,并且接下来将会和他一起来合作完成某个项目,但是项目完成后,你们之间就再也没有交集了。你想要和对方联系,但是又没有合适的项目可以合作,慢慢地也就没有了联系。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这就好像一个陌生人加了你的微信,但是在微信上又从来没有和你说过话,突然有一天在微信上找你帮忙,你会帮吗?我想多半是不会的。
所以,如果你拓展了弱关系人脉,但一直让他待在微信通讯录里从来都不联系,时间长了,对方自然就会慢慢地把你忘了。

那么,人与人之间如何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呢?
关键在于要持续地产生交互。比如,大家都是刘芳老师的社群学员或读者,那平时大家其实是可以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教刘芳老师,或者其他社群朋友。
你会发现,就因为你提的这一个问题,社群朋友在一起探讨的过程中,彼此的关系就拉近了很多。
那么,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来产生交互呢?
.请对方帮你一个小忙
当你在请对方帮自己忙的时候,无论是陌生人还是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都不要一上来就让对方帮你一个很大的忙,对方就会觉得很麻烦,心里还会觉得我和你又不熟,或者我们已经那么久没有联系了,我凭什么要帮你,于是就会选择拒绝你。
但如果你让对方帮的忙,是一个对方很容易就能办到的事情。那么,通常情况下,别人是会很乐意帮你的,毕竟帮你忙,也花不了什么时间,还能给人留下“我是好人”的名声。那下次你再找他帮忙的时候,他通常也会为了维护“我是好人”的这个名声,还会选择再次帮你,这个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得寸进尺效应”。
所以,在提出请求时,要选择对方擅长的,且是对方很容易就能办到的。比如你发现对方很擅长整理收纳,那就可以请求对方推荐一本这方面的书籍或者向他请教一个这方面的小问题。
那如果你的请求需要别人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办到,那么别人通常会选择拒绝你。

.主动帮对方的忙
当我们请对方帮过忙之后,其实就可以很自然地和对方交流,要先感谢对方,并主动地提出自己可以帮助对方什么忙。
如果你能在事先就通过观察或者是向身边的人打听,了解到对方最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那么可以直接地说出自己可以如何帮助到对方。
那如果对方比自己厉害,还会需要我们的帮助吗?
其实,每个人获取知识的渠道都不一样,擅长的领域也不同。
比如某某大咖运营了很多社群,平时大咖又很忙,那这个时候如果你有时间,就可以可以主动地向对方提出,帮对方运营社群。只要你是真的想做事情,我想大咖也是非常乐意的,因为他可以腾出时间去做高价值的事情。

.成为人脉资源的链接者
我们可以扮演链接人脉资源的角色,主动地连接人际网络中的朋友,让他们互相认识。
其实,每一个社群的群主,就是这个圈子的链接者,比如咱们社群的鸟哥,因为建了自己的社群,成为了资源的链接者,签下了万大单。
当你把不同圈子里面的朋友介绍给彼此认识之后,实际上你就打通了原来的圈子,建立起更大的圈子。
而在这个更大圈子里,你就是那个链接大家的关键人物,别人互相之间依赖于你而相互连接,你就会成为这个圈子中的关键人物,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对圈子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把两个本不认识的朋友连接起来,让他们彼此认识了,他们也会很乐意介绍他们的朋友给你认识,这往往就会促成一些合作,甚至对你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以上这个方法,非常简单,你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