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媒体运营 » 正文

除功臣的上中下三策,上策高明的让你拍大腿!

24094 人参与  2018年07月22日 18:23  分类 : 新媒体运营  评论

1.jpg

【出处】《资治通鉴》第115卷 晋纪37

【原文】初,魏太尉穆崇与卫王仪伏甲谋弑魏主珪,不果;珪惜崇、仪之功,秘而不问。及珪有疾,杀大臣。仪自疑而出亡,追获之。八月,赐仪死。

【译文】当初,北魏太尉穆崇与卫王拓跋仪,布下埋伏全副武装的兵士,阴谋刺杀北魏国主拓跋珪,没有成功。拓跋珪惋惜穆崇、拓跋仪过去的赫赫战功,把此事压下,没有追查。到了拓跋珪有病之后,杀了许多大臣,拓跋仪担心自己难逃一死,逃亡外地,被追上抓获。八月,命令拓跋仪自杀。

【解析】历史上,所有的领导都会有一个除掉功臣的过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不过很多人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吃相很难看,而拓跋珪在处理功臣的事情上,可以说体现了很高明的权术手腕。权谋网给大家详细分析如下:

1、为什么拓跋珪秘而不问

穆崇和拓跋仪都是有功之臣。都是拓跋珪的左膀右臂。不仅仅是多年来的战友情,而且这些人背后都有巨大的政治势力。如果直接把他们的造反的事情深究下去,会有三个恶果。首先是,让人觉得皇帝拓跋珪阴狠无情,其他人会不敢真心追随。其次,无论什么理由,都会引起他们背后势力的恐慌,都会被解读为,这是政治斗争,是兔死狗烹的套路,怕引起连锁反应。最后,就会自己会抹黑自己,原来拓跋珪识人不明,有伤自己的权威。如何避免这三方面的问题,着实需要大智慧。

2、拓跋珪让叛臣自现原形

如果无伤害的除掉有功的人,而避免引发各种恶果呢?下策就是借助司法部门,深挖造反的证据,过程公开公正,显示公正无私。这样难免背后被人恶意解读。中策就是秋后算账,不以谋反的借口,而是以其自身的个人错误,比如贪污受贿,不过这个难免被人认为无情,因为这点小钱,就被诛杀。而上策,就是拓跋珪这种,不断地清理他们身边的人,政治上围而不攻,引发他们恐惧,让他自己逃跑,这样抓回来,让其自杀,这样的权术,就让拓跋珪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且没有任何后遗症。

3、历史会不断的一再上演

太祖和太尉是亲密战友,而太尉后来被太祖钦定为第一接班人,因为太尉的身体不佳,急于抢班夺权,于是利用自己的军事优势,策划政变,准备刺杀太祖。好在,太祖提前获知了其阴谋,并秘而不问,几次南巡,他和各大藩镇的领导谈话,故意释放对太尉的要动手的信号。这就极大的引发了太尉的内心的恐惧感,感觉到阴谋已经泄漏,试图逃跑,太祖并没有阻拦,因为,这个出逃的行为,恰恰就是太祖所追求的,不跑,怎么能明证其罪呢?只有其自杀,才是理想的结局,历史一致,果不其然。

面对各种权力困境,如何破局,的确让人费尽心思。但是历史上没有什么新鲜事,权力规律自古没变,被国人早已研究的炉火纯青。所以,我们只要熟悉历史上的操作,明白内在的规律,就可以直接拿来就能用,鉴古知今,这就是我们学习通鉴的核心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woshiqian.com/post/5673.html

百度分享获取地址:https://share.baidu.com/code

我是钱微信/QQ:5087088

广告位、广告合作QQ:5087088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